截止2015年6月,深圳市南山科技事务所已经筹建并运营了十九大产业联盟。联盟涉及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多个战略性新兴产业。深圳市南山科技事务所作为产业联盟总秘书处,以独立第三方机构的优势,成为运营联盟的主导力量。
作为十九大产业联盟的运营机构,深圳市南山科技事务所通过构建产业共性技术开发体系、产业共性服务体系、知识服务创新体系三大体系,打造企业发展需求快速响应平台、开放式产学研创新平台、产业技术与咨询服务平台三大平台,为联盟企业提供全方位、体系化、综合性的服务。
◆丰富的联盟服务资源
深圳市南山科技事务所拥有多方面的资源,源源不断为产业联盟的发展提供支持。
第一,专家库为联盟提供强大的智囊支撑。产业联盟能够随时得到近2000名技术专家的顾问支持。
第二,十七大产业联盟形成了产业联盟的聚集效应,具有单个联盟或者行业不可比拟的资源优势。各新兴产业联盟之间的联动频繁,跨联盟产学研合作层出不穷。
◆独特的产服团服务模式
产业服务团作为深圳市南山科技事务所服务产业联盟的创新模式,经过数年的不断摸索和完善,已经形成了一套独具特色的工作模式。
产业服务团包括技术产业服务团、咨询产业服务团,两大服务团形成双轮驱动,整合两岸三地的科技服务资源,联动企业以及科技服务专业机构。通过开展产学研深度合作,产服团为联盟企业提供低成本、高质量的科技服务产品。
1.产业服务团的组织载体——深港知识服务业联盟
产业服务团通过深港知识服务业联盟这一载体,对两岸三地近200家科技服务企业的联动整合,对其他产业联盟集群开展全方位综合性服务。产业服务团联动了包括律师事务所、会计事务所、知识产权事务所、管理咨询公司、金融投资机构、行业协会、技术转移机构、培训机构、高校及科研机构在内的各类科技服务机构,能够从产业共性问题的挖掘、研发、转移、推广等各个阶段对产业和联盟企业展开全方位服务。
2.产业服务团的主要服务方式
(1)产业调研及产业研究
针对不同产业发展现状,产业服务团通过各联盟秘书处和联盟经理,对联盟企业展开日常化调研与管理,并定期根据企业调研中的技术水平,财务和经营状况,形成产业研究报告。为政府、企业、学研机构、科技服务机构及时了解产业发展动态提供第一手资料。
(2)联盟共性技术研讨会及技术对接会
为挖掘和解决产业的共性技术问题,促进产业联盟内部以及产业联盟之间的技术转移和技术推广,产业服务团以“产学研直通车”主题系列活动,定期组织专家召开共性技术研讨会及技术成果对接会。
(3)产业技术咨询服务
目前,产业服务团通过电话热线的方式为广大联盟企业提供产业政策咨询服务,每年通过热线服务企业多达12000次。
(4)共性技术平台构建
截止2013年4月,深圳市南山科技事务所已经成功构建29个产业共性技术平台。其中线上服务平台:产业联盟信息平台网(www.iaip.cn)、南山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网(www.ptsp.com.cn)、南山生物医药信息服务平台网(www.szbiomed.cn)均已上线服务或试运行。其他共性技术平台如南山区LED产业联盟公共技术平台、深圳市CRO平台及各子平台、智能电网领域专利预警平台等均已通过立项并进入建设阶段。
◆品牌服务活动
(1) “双子论坛”:“深港知识服务业论坛”、“南山科技经济论坛”。
为推动各产业联盟充分整合产业资源,紧密联动各方“政产学研资介”,深圳市南山科技事务所每年举办“深港知识服务业论坛”(已举办五届),已成为珠三角地区知识服务业的年度盛会。每年举办的“南山科技经济论坛”(已举办三届)从各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角度出发,吸引国内外专家学者以及产业界人士深入交流互动,是南山产学研交流合作的重要盛会。
除了“双子论坛”,深圳市南山科技事务所积极发挥产学研联盟总秘书处的平台作用,组织举办“产学研联盟年度大会”等多主题会议,为国内外各方人士提供形式更多样、交流广阔的平台。
(2)“产学研直通车”系列活动
“产学研直通车”活动品牌自2011年创建以来,已经为联盟企业送达直通车活动100余次。活动面遍及知识产权、管理咨询、管理心理学、技术转移及对接等。为调动多方资源满足联盟企业需求,给联盟企业群提供系统化服务,2013年,“产学研直通车”品牌活动将细分为技术转移、知识产权、管理咨询、国际化会议、产业间协同等五大模块。同时,升级产学研直通车品牌,以产学研直通车“1+N”的崭新形式展示给联盟企业。
随着以解决产业共性问题为目标的产业联盟的建立和运营,产业联盟作为科技服务的创新形式,越来越成为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联盟深入挖掘企业的共性需求,为科技服务机构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借助产业联盟这一平台,科技服务企业能够针对产业的共性需求,面对数量众多的企业提供批量化、系统化、低成本、覆盖全面的高端产业服务。